美國宇航局(NASA)火星登陸器洞察號的推特12月1日發布一條消息:爽歪歪!來這里第 一天,就打破了第 一個記錄,發的電比火星上以往任何一個機器人都要多。在一個沒有什么巖石的沙地上,我正愜意地享受陽光浴呢。
我們都知道
在火星上是沒有供電站的
設備使用的電都是來自太陽能光伏板
而洞察號也有自己的“專屬電站”
展開的電池板寬度有2.2米
登陸火星的第 一天
它就打破了所有前輩的發電量記錄
達到4588瓦時
洞察號的雙太陽能電池板每個寬7英尺(2.2米),當其完全展開后,洞察號大小與60年代的敞篷車相當,太陽能電池板可以在晴天為洞察號提供600-700W功率,足以為家用攪拌機供電,洞察號上的科學儀器當然也沒有問題。即便電池板上覆蓋灰塵,電池板至少也能提供200-300W的功率。
如果沒有太陽能板
洞察號的電量只夠它運行幾個小時
而現在充足的發電量
可以讓洞察號更好的完成科學任務
火星,是公認的可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
因此,美國對于探索火星也有著不一樣的執著
在我們還在討論補貼的時候
老美已經前后發射了22次火星探測器
一個成本約在近10億美元
雖約一半以上夭折
但這也沒有阻擋他們探索步伐
在電影里
他們甚至還把電站建到了火星上
這也體現了他們征服火星的野心
在電影《火星救援》里
主人公靠著種植土豆生存
日常能源來源光伏發電
而經科學家證實
只要配置合理
在火星上太陽能板的發電量是足夠人類生存的
但在火星上
光伏電站也面臨著許多問題
火星上沒有加油站和發電廠,幾乎沒有風,只能利用太陽能。在陽光下時,光伏轉換陣列收集能源,為鋰離子電池充電。《火星救援》中被獨自困在火星的馬克每天必須要做得一件事就是清理太陽板,每個太陽板元件都放置在極輕的晶格中,擺放角度為14度,這樣可以使太陽能的利用率達到Z 大化,火星上經常會有沙塵暴,太陽能電池板表面經常會被風沙遮擋,所以清理它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。
由此來看光伏電站不僅可以建在
屋頂上、地面上,
在未來,建立在火星上也不在話下
早在2013年
就有太空光伏電站的設想
這個設想不僅能在火星建立電站
還打算將電傳回地球使用
《每日郵報》在2013年報道了SPS-ALPHA空間光伏電站的設想。該電站由數千個薄而彎曲的類似鏡子的組件構成,可以移動以便讓所能收集的太陽能實現Z 大化。SPS-ALPHA內安裝光伏板,將太陽能轉化成微波。微波隨后從這個“雞尾酒杯”的底部傳給地球。
我們在地球所得到的太陽能已經被大氣層層層剝削,只剩太空中太陽輻射的1/10-1/5,盡管光電轉化效率已經從Z初的10%提升到了40%左右,但地面太陽能發電的實際效果還是打了很多折扣。
因此,科學家們很早就將視野轉向太空,如果能從太空直接收集太陽能,那么,太陽能的可用量將是地球上的數十億倍。
在未來的某一天,地球人要移居火星,除了水和空氣,太陽能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連火星上都能建電站,光伏發電應用無處不在,它在科技發展、環境保護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,光伏行業發展的前景是無限光明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