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產業產能過剩的矛盾由來已久。中國光伏組件產量自2007年以來,連續5年位居世界第1。2011年,中國光伏組件產量是當年新增安裝容量的10倍,90%的光伏組件需要銷往國外。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現狀
中國光伏產業嚴重依賴國外市場的風險在歐美“雙反”時暴露無遺。為挽救中國光伏產業,國家2012年以來連續出臺政策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。為了響應國家政策,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管理辦法,為促進分布式發電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分布式光伏發電近3年呈現爆發式增長。中國從2009年開始了“金太陽”工程和光電建筑示范項目,給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補貼,并按照投資規模的大小,確定補貼額度。截至2011年年底,國家已公布的光電建筑示范項目規模約為30萬千瓦;“金太陽”工程已公布的規模約為117萬千瓦。分布式光伏發電爆發式增長,但與之相關的規劃、設計、施工、管理和運行的標準、規范不健全,導致問題集中顯現。
國家公布的相關規劃提出,2015年分布式光伏 發電要達到1000萬千瓦。同時,明確提出鼓勵在中東部地區建設與建筑結合的分布式光伏 發電系統。因此,分布式光伏 發電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
分布式光伏 發電具有以下特點:
一是輸出功率相對較小。一般而言,一個分布式光伏 發電項目的容量在數千瓦以內。與集中式電站不同,光伏電站的大小對發電效率的影響很小,因此對其經濟性的影響也很小,小型光伏系統的投資收益率并不會比大型的低。
二是污染小,環保效益突出。分布式光 伏發電項目在發電過程中,沒有噪聲,也不會對空氣和水產生污染。
三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局地的用電緊張狀況。但是,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能量密度相對較低,每平方米分布式光伏 發電系統的功率僅約100瓦,再加上適合安裝光伏組件的建筑屋頂面積有限,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電緊張問題。
四是可以發電用電并存。大型地面電站發電是升壓接入輸電網,僅作為發電電站而運行;而分布式光伏 發電是接入配電網,發電用電并存,且要求盡可能地就地消納。